本技术涉及pet片材分切,特别是涉及一种片材分切机。
背景技术:
1、分切机,是一种通过分切刀具,对宽卷的材料按所需要的规格进行纵向切割的设备,比如将整卷的pet片材原料分切成多个小卷的pet片材分料。
2、对pet片材原料进行分切加工时,一般是采用接触式加工,即使用分切刀具对pet片材原料加压,利用锋利的刀口对pet片材原料进行切割。但是,一般分切机的多个分切规格是固定的,无法对不在分切规格内的pet片材进行分切,需要重新制作分切刀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片材分切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可拆卸更换的分切刀具,分切刀具的顶部设有扣接槽,将分切刀具扣接在升降架底端的不同位置,以适应可适应不同规格的pet片材,无需重新制作分切刀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片材分切机,包括:
4、机台;
5、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台一端处的上料器;
6、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料器一侧的分切组件;所述分切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机台顶部的承载框、可升降安装于所述承载框内部的升降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升降架上的分切刀具、及安装于所述承载框顶部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承载框的顶部,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承载框的顶部后向下连接所述升降架;所述分切刀具的顶部设有扣接槽,所述扣接槽的槽宽小于所述升降架的底端的厚度,所述分切刀具可过盈配合扣接于所述升降架的底端;及
7、滑动连接于所述机台背向所述上料器的一端处的传送组件。
8、上述片材分切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可拆卸更换的分切刀具,分切刀具的顶部设有扣接槽,将分切刀具扣接在升降架底端的不同位置,以适应可适应不同规格的pet片材,无需重新制作分切刀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机台顶部的传送支架、均匀间隔安装于所述传送支架上的三个传送皮带、位于所述传送皮带上方的两个红外激光传感器、及安装于所述传送支架一端处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用于同步驱动三个所述传送皮带运转;所述传送皮带与所述红外激光传感器呈交错设置。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台顶部的相对两侧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一端靠近所述上料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框底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导轨一一匹配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支架顶部的相对四角分别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导轨一一匹配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片材分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机台顶部的传送支架、均匀间隔安装于所述传送支架上的三个传送皮带、位于所述传送皮带上方的两个红外激光传感器、及安装于所述传送支架一端处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用于同步驱动三个所述传送皮带运转;所述传送皮带与所述红外激光传感器呈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顶部的相对两侧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一端靠近所述上料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底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导轨一一匹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支架顶部的相对四角分别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导轨一一匹配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片材分切机,包括:机台;固定安装于机台一端处的上料器;滑动连接于上料器一侧的分切组件;分切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机台顶部的承载框、可升降安装于承载框内部的升降架、可拆卸安装于升降架上的分切刀具、及安装于承载框顶部的伸缩气缸;分切刀具的顶部设有扣接槽,分切刀具可过盈配合扣接于升降架的底端;及滑动连接于机台背向所述上料器的一端处的传送组件。上述片材分切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可拆卸更换的分切刀具,分切刀具的顶部设有扣接槽,将分切刀具扣接在升降架底端的不同位置,以适应可适应不同规格的PET片材,无需重新制作分切刀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湘美,邓庭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杰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6
技术公布日:2024/5/27
高端薄膜分切机实现±0.1mm分切精度的设计原理涉及机械、控制和材料等多学科技术的协同优化,以下是其核心技术解析:
碳带分切机在标签印刷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分切机的核心技术参数(精度、速度、张力控制)直接影响分切质量和生产效率。以下是针对这三项参数的详细解析及相互关系说明:
随着锂电、光伏、薄膜等下游产业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要求的双重提升,分切机制造商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寻找两者的最优解。
分切机的最大分切宽度1600mm这一参数直接反映了设备的加工能力,其应用场景和行业需求密切相关。以下从技术解读、典型应用和选型考量三个维度进行分析: